公司治理与产业链治理研究中心成长记

供稿:贵州财经大学党委组织部 副部长 期次:第282期    作者:彭吉军   来源:贵州财经大学党委组织部 副部长   查看:793

“公司治理与产业链治理研究中心”这个名字,或许不少贵财人都没听说过,但是提到“亚当·斯密论坛”,相信很多贵财人都不会陌生。这个于201511月在“数字贵财”上开设的论坛,下设热点经济问题、学术展示、教师博客论文、学生博客论文、教学范式改革、经济学新书推荐、评价指标、学报优秀论文评介、调研及社会实践等9个版块。论坛开设以来,吸引了大量师生在这个平台上发文、跟帖、研讨交流,论坛慢慢热闹了起来,名声也越来越大。透过亚当·斯密论坛,我们了解了公司治理与产业链治理研究中心这个机构;透过亚当·斯密论坛,我们也见证了这个由学院教师自发成立的,没有编制、没有专项经费支持但却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学术团队的成长历程,见证了公司治理与产业链治理研究中心一群人为着学术和学生,为着经世济民、“富民兴黔”的责任和使命默默耕耘、孜孜以求的贵财精神。

公司治理与产业链治理研究中心的组建始于一次偶然,这要从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教授,现在的研究中心主任汪延明说起。这位2014年从藏区引进的党员博士虽然当时已经50岁了,但精神矍铄,充满激情,对贵州和贵州财经大学怀有深厚的感情,希望在这里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但是,是单干还是拉一帮人一起干呢?汪延明在心里早有打算。他很清楚,当今社会,单枪匹马、个人奋斗的时代已经终结,团队协作才是成功的基石;同时,在学校工作的一年时间里,相当一部分高层次人才因为缺乏科研平台而把主要精力投在教学上以及科学研究单打独斗、科研产出与学校地位不相适应等问题也引起了他的关注和思考。在一番考虑之后,他向相关领导提出申请,想建一个研究中心。领导干脆、果断地同意了他的申请,这让汪延明下定决心要大干一场。物色中心成员,确定中心的工作目标,组织中心的学术活动,建立中心与校外学术组织的联系等等,几个月下来,汪延明在奔波操劳中显得有些憔悴却也乐在其中。2015109日,公司治理与产业链治理研究中心在经济学院正式挂牌成立,汪延明任中心主任,李家凯任副主任,王智慧、李秀丽、赵亮、李星、刘兴成、王太盈、贺红兵、廖加固、夏西、吴婷、王玉玲等11位年轻教师按照学科专业相近原则汇聚到了研究中心,成了中心的稳定成员。中心还吸纳了经济学院两名硕士研究生和一名本科生,同时聘请天津财经大学校长李维安、贵州财经大学副校长徐大佑为学术顾问;聘请上海交通大学李寿德教授、井润田教授,宁波大学俞立平教授,云南财经大学戴文涛教授,青海民族大学孙爱存教授为外部专家,为研究中心提供咨询和指导;并与中国现代化管理研究会、复旦大学产业链研究所、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院、南京大学产经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到目前为止,公司治理与产业链治理研究中心还只是一个在成长中的年轻团队,汪延明也算不上学术上的“大咖”,但他绝对是这个中心的灵魂人物。在研究中心筹备和成立以来的日子里,一直是他在带着研究中心的一帮年轻人马不停蹄地描绘着中心的蓝图,并朝着这个蓝图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迈进。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心以凝聚学术力量、营造学术氛围、形成学术合力、提升学术水平为目标,以“悟道、协同、致奇、绿色”为理念,以公司治理和产业链治理研究为核心,初步搭建了一个以科研为引擎,教师相互切磋,师生教学相长,学校与社会积极融合的学术团队框架,释放出了鲜见的团队活力,并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首先值得称道的是,公司治理与产业链治理研究中心成了团队教师切磋学术的好地方。茶余饭后,闲暇时间,几个人往会议桌前一坐,捧着热茶,聊上几句,大家觉得没把时间浪费在麻将桌上,心里是充实和惬意的。每月一期的“亚当·斯密学术沙龙”在中心成员心中更是一件学术盛事,晚上8点半以后,不大的会议室里,成员们围绕公司治理与产业链治理的前沿热点问题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常常因为激烈交锋,争得面红耳赤而引来不少研究生和本科生加入其中,观战助威。这个学术沙龙后来催生出了中心的内部学术刊物《公司治理与产业链治理周刊》,成员们把自己在沙龙研讨中碰撞出来的思想火花和产生的学术灵感转换成文字,在周刊上陆续发表出来,达到团队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在经济学院党委的资助下,《公司治理与产业链治理周刊》目前已刊发3期。课题申报的日子里,中心成员尤其能感受到一种团队力量的存在,因为每位申报者的申报书都要拿到会上集体讨论,反复修改,有时一些很好的建议会让申报书增色不少,甚至起死回生,这在多数教师还在“蒙起头”做研究的环境中,的确算得上是一个创新。

研究中心在主攻科研的同时,把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作为重要内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用汪延明的话说,就是要搞策划,让老师和学生形成良性互动。研究中心搞的第一个策划就是在校园网上开设亚当·斯密论坛,老师和学生在各版块通过发文、跟帖进行线上交流,同时组织中心的博士、教授为学生作学术讲座,与学生在线下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线上线下同步推开。一时间,“创新、开放、协调、绿色、共享”五大理念,“一带一路”战略,供给侧改革,杨小凯经济学思想,中等收入陷阱,华为公司产业链模式,多中心治理,模型驱动VS数据驱动等话题在学生中快速升温,成为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很多学生在论坛里发表看法,引发“口水战”,一些由学生撰写的比较成熟的学术心得也在论坛里发布和转发,亚当·斯密论坛的访问量直线上升,研究中心的第一次策划收到了不错的效果。随后,汪延明又带着他的团队和《贵州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推出学报优秀论文评介会,让硕士研究生在研读学报优秀论文的过程中受到学术熏陶,提升学术品鉴能力;与学校图书馆联合推出“亚当·斯密读书会”活动,引导本科生阅读学术经典,与学者进行心灵对话。20161月,研究中心在经济学院党委的支持下,又策划了“百村寨工程”活动,组织贵州籍大一、大二的学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本人所在村镇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学生在获取和分析第一手调研资料的过程中受到了专业的学术训练,为严谨治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活动都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是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汪延明对此深有感触。他不止一次地讲,公司治理与产业链治理研究中心这个平台虽然建在学校,但它的根基却在社会,如果没有社会实践的滋养,中心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秉持着这种理念,201512月初,就在中心刚刚成立2个月的时候,汪延明积极响应省委“万名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的号召,主动报名到安顺市紫云县当起了“三农专家”。一年多来,他不畏艰苦,一头扎进紫云县农村产业链治理的广阔天地里,开展调查研究,搜集第一手资料,并把这些资料带回学校,组织团队开展研究。他说,他调研搜集的资料够研究中心用上一阵子了。在汪延明的带动下,中心成员、台江县驻村第一书记李家凯和李星抓住驻村帮扶的机会,把研究的触角延伸到了台江的村寨,中心其他成员也纷纷抽出时间走出校园,走向基层,先后在黔南州的四县两市作了绿色经济发展调研,到黔西县重新镇乡情合作社对中药材种植、经营管理进行调研,多次到福泉市进行绿色空间、全域旅游、电子商务调研,还到省内的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司、企业为管理干部作讲座,帮他们把脉问诊,答疑解惑。在学校成立“贵州财大鼎新科创产业有限公司”之后,研究中心又及时跟进,从公司治理的角度为校企的发展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公司治理与产业链治理研究中心在汪延明和他的团队的苦心经营下,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结出了希望的果实:承担贵州省软科学计划项目4项,科研经费21万元;承担贵州省民营企业、铜仁市等“十三五”规划横向课题4项,科研经费15万元。2016年和2017年两年,中心成员共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自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民委课题1项。发表科研论文27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篇,EI期刊论文1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3篇,另有2篇党建论文被贵州省委教育工委评为20152016年度党建主题实践优秀论文。出版专著2部,完成黔南州绿色经济发展调研报告1项,1人获得贵州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称号。研究中心指导学生成功申报基础研究能力提升俱乐部和亚当·斯密读书俱乐部2个俱乐部。这些成绩算不上丰硕,但在贵州财经大学学科团队建设的里程碑上已经成了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符号,公司治理与产业链治理研究中心的这帮学人敢为人先、自发组织,协同创新、抱团发展的生动实践也为贵州财经大学的学科团队建设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样本,树立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标杆。

衷心祝愿公司治理与产业链治理研究中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再接再厉、茁壮成长,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结出科学研究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