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

供稿:贵州财经大学教授 期次:第282期    作者:朱美禄   来源:贵州财经大学教授   查看:121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以批阅他人诗文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即使只是几个字,也堪为人师。

先说因两个字被推尊为师的情况。

辛弃疾在《玉真书院经德堂》一诗中说:“平生经德几人知,莫忘当年两字师。”所谓“两字”,就是指“经德”二字;所谓“两字师”指的是唐代进士柳敬德。柳敬德曾在江西省余江县玉真书院讲解儒学经典,非为生计,不图利禄,所以取《孟子·尽心下》“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中的“经德”二字为堂号。“经德”二字堪称柳敬德志业的符号,也是其心迹的折射。辛弃疾尊之为“两字师”,就充分表达了对柳敬德的敬重。

北宋文人潘若冲在《郡阁雅谈》中记载,张迥“有《寄远》诗曰:‘锦字凭谁达,闲庭草又枯。夜长灯影灭,天远雁声孤。蝉鬓凋将尽,虬髯白也无?几回愁不语,因看《朔方图》。’携卷谒齐己,点头吟讽无斁,为改‘虬髯黑在无’,迥遂拜作一字师。”南宋文人戴埴比较较真,他在《鼠璞》一书中认为齐己“改‘白’、‘也’为‘黑’、‘在’,则是两字师也。”张迥《寄远》诗确实可圈可点,但是齐己还是改了两个字,把“也”改为“在”字,把“白”改为“黑”字,这样不仅照顾到了文意的属连,也更符合怀远人的心理。

也有因为一个字被推尊为师的。需要说明的是,“一字之师”的典故起源于晚唐时期,但晚唐以降仍有不少“一字之师”的故事发生,不断充实和丰富这一掌故。

据王定保《唐摭言》记载,大居守李相读《春秋》,因为把叔孙婼的“婼”字读错了,旁边的小吏非常委婉地指了出来。“公大惭愧,命小吏授北面之礼,号为‘一字师。’”这是现今能找到的有关“一字之师”故事的原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说:“杨诚斋在馆中,与同舍谈及晋于宝。一吏进曰:‘乃干宝,非于也。’问何以知之,吏取韵书以呈,‘干’字下注云:‘晋有干宝。’诚斋大喜曰:‘汝乃吾一字之师。’”

以上“一字之师”的故事和学识、见闻有关。其实,“一字之师”的故事,更多的是和诗人锻字炼句联系在一起。据宋代陶岳《五代史补》记载:“时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撰诗往谒焉。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谓曰:‘数枝非早,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郑谷把“数”字改为“一”字,充分凸显了“早”的意蕴,使得诗歌更加切题。不过由这则资料看来,齐己虽对郑谷磕头膜拜,但并没有尊他为“一字之师”,是其他文人称郑谷是齐己的“一字之师”。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中的记载稍微有点不同。“齐已携诗卷来袁谒谷,《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已不觉投拜,曰:‘我一字师也。’”根据《唐才子传》的记载,是齐己主动拜郑谷为“一字之师”,这样更凸显了齐己的心悦诚服。

宋代《陈辅之诗话》中也有一则“一字之师”的故事。“萧楚才知溧阳县时,张乖崖作牧。一日召食,见公几案有一绝云:‘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改‘恨’字作‘幸’字,公出视稿曰:‘谁改吾诗?’左右以实对。萧曰:‘与公全身。公功高位重,奸人侧目之秋,且天下一统,公独恨太平,何也?公曰:‘萧弟一字之师也。’”萧楚才把张乖崖诗歌中的“恨”字改为“幸”字,意味着对身处太平盛世的庆幸;原诗中用“恨”字,则蕴含有天下承平而作者却巴望着起点风波的意思,两者意味天悬地隔。萧楚才这一改动,凸显了诗歌的正能量,有助于张乖崖远祸全身,所以被张乖崖谦恭地尊为“一字之师”。

有意味的是,还有半字之师的说法。

清代学者龚炜在《巢林笔谈》中记载了一则故事,东海一女子作蓝菊诗道:“为爱南山青翠色,东篱别染一枝花。”诗歌写得不错,但是龚炜“以别字尚硬,为去其侧刀”,改成了“另”字,于是人们称龚炜为“半字师”。毛泽东的七言律诗《到韶山》原文第一句为“别梦依稀哭逝川”,梅白建议改“哭”为“咒”更好,这样诗意更深刻,感情也更鲜明强烈。毛泽东欣然接受了梅的意见,将“哭”改成了“咒”字,并尊称梅白为“半字之师”。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半字之师”,指的是只改一个汉字的部分结构而被推尊为师。但是严格说来,改动半个字本质上就是改动了一个字,而“半字之师”说之所以存在,则是因为这种说法显得新奇和风趣的缘故。

这些故实,和学问有关,也和诗歌创作有关。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古代诗歌因为题材的特殊性,在诗眼上改动一个字便可全盘皆活、境界一新。不少文人耽于锻字炼句,往往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为了求得一字之助。但是“千篇著述诚难得,一字知音不易求”,如果理想的读者能够画龙点睛,触手成春,不但无愧于“师”之赞誉,也为创作文学精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